我院负责编制的本年度语言生活皮书出版发布
2020-06-05 15:30:00
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并发布系列语言生活皮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徐晓萍、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我院桑标院长出席发布会。

徐晓萍司长介绍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2019年,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聚焦打赢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战,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努力拓展语言文字合作交流,立足大语言文字工作格局,促进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由我院负责编制的《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20)》(白皮书)进行了全方位报告。

田立新司长介绍2019年中国语言生活总体状况。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对语言文字领域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走过70年,甲骨文发现120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收官,语言扶贫攻坚克难。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等语言需求,以及智能时代对语言文字的影响,构成多彩斑斓、充满生机的语言生活图景。汉字传承构筑文化自信,中国特色语言规划继往开来迈向新时代,语言资源保护理念付诸实践影响深远,国家语言能力理论建设与实践取得进展,语言服务国计民生取得明显成效,社会语言应用丰富多彩、热点纷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绿皮书)聚焦语言生活热点问题深入研究,《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20)》(蓝皮书)反映领域学术前沿汇聚成果,《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黄皮书)关注近年来世界语言生活最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就语言服务状况专题报告。其中,由我院负责编制的《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20)》(蓝皮书)对新中国语言规划70年、国家语言能力、外交话语体系建设、高考语文改革、新时代外语专业教育、网络语言治理、语言智能等14个热点话题的2019年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介绍了学界在语言功能与语言格局、语言文字法制建设、融媒体辞书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等方面的最新思考,对2019年相关科研基金的语言文字类课题立项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对2019年重要的语言政策研究学术会议进行了综述,展现了国内语言文字政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显示了学术研究对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支撑作用。

桑标院长介绍《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该报告是继北京、广州之后第3本地方语言生活皮书,由我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编制,主要介绍上海的语言使用和语言生活状况、关注重要语言事件、探讨热点语言问题、记述城市语言规划,服务、引导上海语言生活健康发展,助力上海实现打造全球卓越城市的发展愿景与目标。今年首次出版,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历程,调查分析了外资企业、医疗卫生、政务微信等领域和古北新区等区域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以及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小学书法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外语教学的状况,并对上海的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状况进行梳理,从多个方面展现了近年来上海在优化城市语言环境、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方面的思路、举措与成效。

我院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具体负责白皮书、蓝皮书和上海地方皮书的编制工作。该中心是我院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共建的国家语委科研机构。皮书编制冲刺阶段,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心努力克服困难、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胜利完成任务。
上一篇:我院举行“四史”教育首场专题辅导报告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